电子尺常见的问题及故障排查
- 发布时间:2025-06-28 11:24
- 浏览次数:80
电子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电位计结构将机械位移量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是作为分压器使用,以相对电压来显示所测量位置的实际位置。因此特性,这种装置(电子尺)极易受到电源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一、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工业电源要求在±0.1%范围内的稳定性,比如基准电压10V,允许有±0.01V的波动,否则,会导致电子尺数据的较大波动。如果这时的显示波动幅度不超过波动电压的波动幅度,电子尺就属于正常。
二、供电电源的容量是否够大。如果电源容量太小,容易发生如下情况:合模运动会导致射胶电子尺显示跳动,或熔胶运动会导致合模电子尺的显示波动。特别是电磁阀驱动电源于电子尺供电电源在一起时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严重时可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到电压的波动。如果在排除了静电干扰、高频干扰、对中性不好的情况下仍不能解决问题,也可以怀疑是电源的功率偏小。
三、外界可能带来的干扰。外界的干扰包括静电干扰和高频干扰。因此,设备的强电线路与电子尺的信号线应分开线槽。电子尺应使用强制接地支架,且使电子尺外壳(可测量端盖螺丝与支架之间的电阻,应小于1Ω电阻)良好接地,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且在电箱的一端应予将屏蔽线接地或接直流电源负极。静电干扰时,一般万用表的电压测量非常正常,但就是显示数字跳动;高频干扰时其现象也一样。验证是不是静电干扰,用一段电源线将电子尺的封盖螺丝与机器上某一点金属短接即可,只要一短接,静电干扰立即消除。但高频干扰就难以用上述办法消除,而且机器手、变频节电器多出现高频干扰,可以用停止机器手或变频节电器的办法验证。
四、保证正确的接线方式。一般来说,大多数电子尺都只有三根线:棕色多为1号线,接电源正;黑色为2号线,接信号正;蓝色为3号线,接电源负。这三条线除了1(棕色)和3(蓝色)这两根电源线可以互换接线外,2(黑色)号线是绝对不能接错的。一旦将信号线接错,要么出现线性误差大、控制精度差、容易显示跳动的现象,要么就会直接烧坏线板,导致无信号输出或者输出无穷大。如果出现控制非常困难,就应该怀疑是接错线了。
五、安装对中性要好。角度容许±12°误差,平行度偏差容许±0.5mm,是指某一误差,如果角度误差和平行度误差都偏大,就会导致显示数字跳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出电压的波动。一定要作角度和平行度的调整。请特别注意:在现场将电子尺的铝合金支架更换成不锈钢支架后,同时应将拉杆牵引安装位升高2 mm。否则,接地问题解决了,又形成了不对中的问题,必须同时解决。
六、使用时间太久的电子尺常见问题。经过长期时间使用后的电子尺,很容易被一些杂质所沾染,甚至可能会沾染上一些油、水混合物(会有腐蚀性),从而影响到电刷接触的电阻值,导致显示数字跳动或者数值偏大,这种情况一般可以认为是电子尺本身的早期损坏。
七、电子尺显示故障的简单判定方法。一般只要有一个数字式万用表和一段电线即可检测大多数电子尺所遇到的故障和问题,通过检测电子尺的通电性、阻值/电压/电流数值的大小和变化等等,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基本上就能够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